来源:家长学院 文章作者:佚名

 

要的公平。家长为什么择校?为什么送孩子出国?图的就是人家的教育质量。重点支持计划是有辐射作用的,对带动整个教育水平起非常大作用。实际上,越来越多国外教育发达国家也在实施重点支持计划,包括俄国、英国、日本等,美国州立大学之间得到的拨款也不是均匀的。这个计划并非中国特色,而是带有规律性,应该看到支持这些计划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意义。

  南都:这些年“大学排行榜”很火,你怎么看?

  龚克:南开排名不够好,压力很大(笑)。这种排行榜有很多不合理地方,但又不能简单一道命令取消它,因为老百姓有需要、想知道这些学校的状况,有需要就有供给。为什么同一个学校在不同排行榜有的差不多,有的迥异?排名部门用的是什么资料?采用什么标准?偏重点什么?应该公开,接受监督评判,方便家长参考。如孩子想读本科,我应该在乎什么;考虑孩子的就业,我该在乎什么?否则,仅有排名不行。

  南都:你觉得,一个人在大学最主要学什么?

  龚克:学会做人,学会怎么融入社会,学会如何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个人的价值。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,当时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,急需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,当时就把清华大学等综合性的高校拆开,变成邮电学院、铁道学院、交通学院、公路学院、建筑学院、电力学院、水利学院等专业化的学校。从支持工业化的角度,这个举措非常成功,十几年时间就把中国的工业体系建立起来了。

  度过那段艰难岁月后,大家开始意识到,要让大学教育回归到教育的本原,也就是大学教育不是培养“工具”,而是培养“人”。

  声音

  对于“偏才”、“怪才”,经过一定招考程序就行,没必要通过重重考试。这种人很少很特殊,不会因为招几个这样的学生,而影响到教育的公平性。

  家长让孩子去上培训班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,我觉得这是社会多样化。比如家长愿意让孩子去学钢琴,有什么不可以?比如说“虎妈”,人家管自己孩子只要不犯法,非要指责人家干什么?

  ———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

  采写:南都记者 陈龙 发自北京

(原标题:大学要培养“人”而不是“工具”)


|<< << < 1 2 3 > >> >>|


【相关内容】

教育部:职业教育决不是单纯的就业教育

佚名

 

校长如何为教师的平淡生活注入“甜蜜剂”?

刘守莲

 

从“甩手”校长到“放手”局长,魏书生如何用“老办法”做出新成绩?

魏书生

 

为什么你不是学霸?学习中的心流与学业的关系

余建祥

 

“互联网+教育”的本质是“农业”,不是“工业”

曹培杰

 

36张图告诉你中西方教育中的差异,残酷真相:差距不是一点点

佚名

 

新冠肺炎疫情2020延迟开学不是延时学习,停课不是用来休息是用来反超的

佚名

 

对快乐教育的反思: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幸福,而不是简单的快乐

余建祥

 

校长座右铭

佚名

 

郑州:家庭教育纳入学校管理 家长学校要由校长负责

赵文静